独立思考
205
Here is a mind map about thinking independently. (独立思考)
Tags:
Similar Mind Maps
Outline


自我为中心 例:老板认为员工下班时间不回复消息是错的
解决方案:通过三个方面找出讨论对象
论题(关键词:因此/所以/由此可见/我觉得/这表明等)
描述性论题(有结论)
是对事物的客观状态或属性提出的问题,当然有待科学家进步来解决的问题也算是哦
规定性论题(无结论)
个人的主观看法有关,讨论的是“世界应该是什么”,往往属于道德/伦理/社会等等领域的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是无法通过研究来证明的。
结论(一般在开头或结尾)
事实
描述性论题的结论 例:人类属于杂食类物种吗?
观点
规定性论题的结论,例:为什么父母的话一定是对的?
理由(关键词:由于/鉴于/研究显示/调查表明等)
直接理由
例:父母的话一定是对的
间接理由
例:因为是长辈(间接理由),所以不能反驳父母(直接理由)
证明理由的3个常见证据类型
个人经历
自身经历
通常会以偏概全 例:看到女网红有微整就认为每个女人都会微整,所以有用“绝对化”的语句就可以作为反例
他人经历
也是会出现以偏概全和不确定性的状态,但如果他说出他人真实经历还是可取的,例:不会啊我家乡就天然系美女多得多呢
威权或专家意见
但还得注意不一定是专家就一定是对的,要看专家在话题方面是真“专”吗
还有类似广告和产品的专家要观察是否有没可能是个人利益
数据或研究报告
时效性
是近期的吗还是N年前的数据报告
完整性
样本是大是小?要是只有5%顾客的数据就不是一个真实数据
盲从信息
信息来源
传播角度
查原始信息、官方网站、原创者发布
质量角度
原始信息人是否专业、有无关于话题领域的资质
如果来源是个人,可以参考TA的教育、经验、成就、声誉和职位等等
来源是某个渠道,则可以从渠道的资质、口碑等角度判断信息质量的高低
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来源是公认相关领域方面的专家
立场角度
注意来源方的诚实度、客观性和准确性,有没有利益关系
识别语言歧义
省略关键词 例:买一送一的(一)
用范围模糊的词 例:高达、有助于、低至
用否定词 例:不支持、不赞成
警惕数据的陷阱
论证过程 以少数反推出结果论 例:5%的数据
选取指标 平均论 例:年营业破亿
信息完整 了解基数 例:70%但是是从5个人提升到8.8个人罢了
呈现方式
子主題
子主題
高效查找信息
文字类
双引号“”可以查到原始出处
减号- 广告、视频、图片等
site 某一个网站内容
filetype 文件格式
书名号《》书或电影 方便找出关键
专业领域数据库
官方机构 例: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查找人口、产值、贸易等宏观数据
咨询公司与调研公司 例:麦肯锡、贝恩、波士顿,或第三方市场调研公司如ipsos、kantar,调研网站信息中介199it.com
眼见为实
价值观假设
从结论﹥理由>价值观假设分析出 例:很多人表示先买车比买房好
如何发现价值观假设?
了解对方背景 例:有接触过房子商机
反向思考 例:如果我是数据分析师调查后发现目前还没到房产泡沫时期而且反而是购房的最佳时期,依此反推,也可以得出说话者的立场
描述性假设
有点像我们生活里习以为常以为肯定靠得住的观念 例:鬼月晚上不能晒衣服,然后篇一个真实故事来显得有临场感,不过仔细研究是漏洞百出的,如何找到描述性假设呢?可是从理由和结论之间在逻辑上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简单归因
常见逻辑谬误
因果谬误 例:某某某每天在电视上炫富,说他不是富二代打死我都不信
诉诸公众谬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制造了一个“伪公众”的概念 例:网商评价功能
虚假两难选择谬误,如果对方在说服你时,用了“不是......,就是......”或者“你面前只有两条路可以走......”和“因为不能......,你只有一个方法......”这一类的句子,很可能就在用两难选择谬误来误导你

把两个事物相似点关联起来,例:未来人类有超能力,因为电影都是这么演
